第(2/3)页 所有条例都被通过之后,**这一项就可以开始了。 关于学校的修缮,大队里一发出通知需要每家出一块五毛钱,很多人家都自动自发的出了。 还有少数家境比较好的人家主动要求多出点,只为了让孩子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当然,有自觉的也有不自觉的,对于这部分人家,大队里给出最后通牒,不出的,以后家里的小孩都不允许进入学堂读书。 还有的说,人家都自愿多出了,那就让他们多出,抵消了他们那些不出的,不就刚刚好了? 直接给萧成刚一个“厚颜无耻”给怼回去了。 一块五毛钱很多吗? 或许对于早先没有外来收入的人家来说,却是很多。 可现在,萧潇的店从大队里招了不少人,在家的人减少了,干的活一样多,年底能分到的钱就更多了。 人手一少,就少了许多偷奸耍滑的人,虽然累了些,可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了不是?根本没有人家会出不起这一块五毛钱。 大队里无论怎么规劝,威胁,人家不想出的还是不出。 确实,几个一块五,问题不大,可人家都出来,就他们几家不出,大众难免会有意见。 萧潇轻飘飘的一句话,“不出就算了,人品这么差,以后跟她们家有亲戚关系的,我们店都不收了,在店里的也打回来吧。” 这下让很多人都慌了神,不需要大队里的人去催,那几户人家直接就被家里的亲戚们逼的主动把钱给交了。 终究还是资本说话的世界,得知这个事,萧潇叹了口气,这些人都是穷怕了啊,如果家家都富裕,那还会在乎这一块五毛钱吗? 任何事情从来都不会只有一个面,有阴就一定会有阳。 就在学校修缮事业如火如荼的时候,大学录取通知书第一波下来了。 遗憾的是,萧潇因为组织端据点的事错过了第一次高考,屠施施也因为怀孕大着肚子不方便而没有参与。 家里唯一一个参与了高考的,就只有萧建设了。 “萧建设,萧建设在家吗?”骑着自行车的邮差在萧家大门外喊了几遍,没听到里头有人应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