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各国来兑换黄金,又赖账了。 27年后,1971年8月,尼克松宣布新经济政策,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没有半毛钱关系,世界各国再不能到米国兑换黄金。 米国人,可比英国人狠多了。 几百亿战争贷款赖了个一干二净。 第一个时期,金本位制,钉住英镑。 第二个时期,金本位制,钉住美元。 第三个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金本位制崩塌。 没有黄金来比对货币价值,怎么来确定汇率制度呢? 另一种汇率模式出现了。 一篮子加权汇率。 一篮子,就是指多个国家的货币综合起来,钉住多种货币,美元,马克,英镑,卢布,通过综合性的物价指数,来计算出一个尽量正确的汇率。 就比如汉堡包指数。 一个汉堡,在米国只需要1美元就能买到。 可在华夏,需要8美元才能买到。 那么汇率就应该在1:8。 仅钉住一种货币,不够准确,也不够稳妥,所以通常都钉住多种货币,来进行综合调整。 各个国家时刻都在发展,货币还会受到金融冲击,所以不能固定,必须浮动,随时调整。 所以,叫做一篮子加权浮动汇率。 就比如我国,当然我国比较特殊了,采用的稍微复杂一些。 全称: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是不是非常有特色? 如今,世界各国,都采用这种一篮子加权汇率制。 而欧洲方面,就要讲到erm,欧洲汇率机制了,前文提到的索罗斯狙击英镑,起因,就是英镑脱离美元,加入欧洲汇率机制,这是一种联盟汇率制,以全欧洲,钉住某一种主权货币,确定中心汇率,当时是德国马克。 英国雄心勃勃,要成为欧洲汇率中心,结果刚加入不久,索罗斯就来了。 之后引发欧洲的货币危机,紧接着发行欧元。 这就是货币战争,挑战美元霸权地位。 而米国一方? 又岂会甘心放弃主权货币,放弃世界银行? 他虽然经济倒退,可这20多年当中,依靠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起了一套全新的国际秩序,开展国际分工,推动了成功的经济全球化,美元虽然贬值了,可依然是世界货币。 脱钩黄金之后,美元需要一个替代品。 来重新巩固它的主权地位。 很快它就办到了。 挂钩石油。 通过一系列的中东战略,将败局拉了回来。 反观苏联这边? 缺乏世界贸易组织这杆大旗,在阿富汗战争之后,无法快速的收拢外汇,跌倒了就再难爬起来,连锁反应,连军费都供应不上,导致一败涂地。 林岭东笑了笑。 说被三大组织拖垮,也的确讲得通。 这三大组织,包罗万象。 要进行国际贸易,所有的游戏规则全在里面。 可理由上,也算是清新脱俗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