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0.第1360章 举例-《将君赋》


    第(1/3)页

    第1360章  举例

    可问题是他们安排的探子,都被小将离斩了个干净!现今朝堂上的这些文臣武将,全是新提拔上来的。

    且多半都是些曾经不受重用之人。

    虽胸怀大志,心系天下,但因当时朝堂局势,不愿同流合污,郁郁不得志,被发放到边远小地的。

    这些人以前都没什么名气,或者说曾经也小有名气,但因前朝文武打压,而导致籍籍无名。

    只能在小地苦苦挣扎求存。

    所以……

    之前的这些人自然不值得他们关注,更不值得他们收买。

    如此一来,这些新提拔上来的满朝文武之中,还真没几个是他们的探子,或者说……

    到目前为止。

    他们都没能将其中的任何一个,收买成他们的内线。

    这些人既然能因为前朝局势,不愿同流合污,宁可到边远小地苦苦挣扎求存,也不愿待在朝堂之上,被染成一团灰黑色。

    也足可见这些人都是些硬骨头。

    这些年的苦头,他们已经吃尽了。

    又哪里会三言两语,便被那些使节收买?!

    又怎会因为这些人随意描绘的蓝图,便心动不已?!

    早年受尽了心情上的跌宕起伏,这些新提拔上来的文武朝臣,自然心底有数。

    哪怕对面的众使节一再对他们抛出橄榄枝,众人也只是冷眼旁观而已。

    倘若他们真的愿意接受,众使节那边抛过来的橄榄枝,那么……

    他们一早便跟前朝文武同流合污了,又哪里还会被发配到边远小地苦苦挣扎,前半生郁郁不得志?!

    这些人心底都很清楚,他们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而终有一天,他们会守得拨云见日!

    这些人心中有着自己的信仰。

    倘若真因为那些使节许诺的东西而心动,那么他们一早便可达成那样的成就,享受到那种骄奢吟靡的生活。

    又哪里还会因为得罪前朝文武,而被发配到边远小地,或是安了个莫须有的罪名,直接流放?!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尤其是前朝文武在位时,被安上莫须有罪名流放的人,简直多的数不过来。

    这些人多半都是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或是跟他们在政见上有冲突,反对极其厉害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