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蜀道难 第二百零七章 这样的读书人-《皇途》


    第(3/3)页

    就像陆攸宁知道王靖仇知晓了这个天大的机密,却不会当面问他从何得知。

    一切尽在不言中。

    到了里屋,陆攸宁见着了那个桌案后专心阅读竹简的老人,并不在意那老人好似无理的无视,施了个万福,道:“陆攸宁见过白老先生。”

    白圣朴放下竹简,笑道:“陆丫头来了啊,来来来,坐在这边儿,这边儿要暖和一些。”

    见状,阿城立刻搬了把椅子放在白圣朴桌案的右前方。

    见到陆攸宁坐下,白圣朴自嘲道:“人啊,真是越是上了年纪,就越是一日不如一日,要是放在几年前,老头子我这会儿还能把酒锄耕呢,但是现在不行了,你瞧,才入了秋没多久,便有些受不了冷了。”

    陆攸宁温言道:“我看您老气色正好,可不像您说的那么差,想来是蜀中的秋与天策城的有些出入,您还没有适应,过些日子应该便好了。”

    白圣朴看着这个会说话的陆丫头捋了捋胡须,而后说道:“说起出入,这一趟出游下来,可以看出,这蜀中的学风,倒是与天策那边的文人所言的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想来与你和那陆小子密不可分,很好。”

    陆攸宁闻言,道:“这与我们姐弟的干系其实没那么大,说到底,还是多亏了阮先生和诸多名士的到来,才使得我们的许多想法可以有的放矢。”

    “我去年在天策城的时候,听闻了些风声,大致是说蜀中的读书人,都被下令禁止前往参与明年的春闱了。”白圣朴问道:“这是为何?”

    陆攸宁见到白圣朴问起,也没有藏着掖着的意思,说道:“这件事情,说来并非是我们王府的意思,而是蜀中的许多读书人自己组织的。”

    听陆攸宁娓娓道来,白圣朴立刻便明白了其中的内情。

    自从陆倾川率领西蜀归顺大唐之后,西蜀便开始着手与大唐的科举接轨,但是这两次的科举下来,蜀中的读书人被排挤的严重,一听是西蜀的读书人,便是那些客栈的收钱也要高出些许银子,更何况是那些自命清高的大唐读书人了。

    不知是何原因,一个名气颇大的读书人第二次落榜之后便愤然回了西蜀,直言有生之年再也不去那什么狗屁科举,这才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蜀中掀起了一股抵制大唐科举之风。

    王府也曾动用人手将那个读书人的答卷拿出来,抄录一份送到了王府,便连温先生都说此文深切题旨,雄奇大观,此人有状元之才。

    说道那篇文章之时,陆攸宁更是当场给白圣朴背了一遍,便是连白圣朴这等学究天人的鸿儒,都不禁点头。

    白圣朴听完缘由,多问了一句:“那个年轻人现今在何处?”

    陆攸宁答道:“此人名唤周砚峰,云州人士,之后接管了家里的生意,富甲一方之余接济了许多流民,使得数千流民有所居食,倒也不算辱没了读书人的名号。”

    白圣朴自然听得出陆攸宁的话外之音。

    那帮读书读到了沟渎自己里的读书人,真是愧对读书人三个字。

    白圣朴虽然没有见过那个叫做周砚峰的年轻人,但光是听他所做的事情,便觉得暖意顿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才是读书人真正应该思考的事情。

    这样的年轻人,很好。

    这样的西蜀,也很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