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你说的这条纵向的投资产业链,其中的财经媒体节点,以现在的《瞭望》财经周刊的规模和影响力,根本达不到宣传,引导整合香港的投资群体的能力啊!”彼得发散了思维,看出了问题点。 亨利:的确,现在的《瞭望》财经周刊的规模和影响力,的确暂时达不到我们设想的投资产业链节点要求。 可谁让《瞭望》杂志社是安德鲁的红颜知己,凯瑟琳女士创建的,背景不凡啊! 只要有资金投入,《瞭望》杂志社的规模扩大问题,就是小事一件了。最麻烦的就是影响力的问题了,要得到投资者群体的充分信任,除了搞好报刊财经内容外,还得需要时间来沉淀底蕴。 另外,现在的《瞭望》财经是周刊,在投资信息及时性上,也达不到投资产业链中财经媒体节点的要求。 我们的黄金1号投资基金,是开放式基金,每天都需要公布基金份额净资产值。在日报版财经刊物上公布,这既能便于基金投资者的查询,又能压缩基金办公场所规模的一个好举措。 所以《瞭望》杂志社要和我们的投资基金充分合作的话,短期内再整出一份日报版的财经刊物,是必须要达成的。这个事情,还是需要尽快和《瞭望》杂志社那边谈妥。 彼得,你是负责基金宣传及发售的,以后和《瞭望》杂志社合作的事情,就由你来接手,全权负责了。所以,整出一份日报版的财经刊物的事宜,还得你考虑得全面一些。 我们黄金1号投资基金的认购期,初步预计是两个月。那么整出一份日报版的财经刊物的最后期限,是3月末。两个多月的时间,应该能轻松的完成这个目标。 至于这份日报版的财经刊物,我还想把它作为一份福利,免费发送给购买我们黄金1号投资基金的投资者。所以,成本控制问题,也要和《瞭望》杂志社那边沟通明白。 我的想法就这些了,彼得,你有什么补充的想法吗? 彼得:想法暂时没有,这一大堆的事情,已经够我折腾一阵了,我先回去整理下思路,再作后续的安排。 第二天下班前,情报小组负责人比尔先生,来到亨利办公室。交上了第一份,和记国际的暗查情报。 从这份暗查情报中显示,现在整个和记国际集团,长短期的明面债务达到了13亿港币之多。还不包括,下属公司中一些隐性的众多小额的债务。 综合起来的话,达到了15亿港币的债务。每年的债务利息,就达到了1.5港币。 而整个和记国际集团的年利润不到5000万。主要是和宝公司及都城地产两家公司创造的。也就是说,没什么大的改变的话,整个和记国际集团,每年会有超过1亿港币的亏损。 而且,整个和记国际集团内部,管理混乱,纪律散漫,上下其手,贪污受贿的风气蔓延。虽然新任总经理韦理,强调了内部整顿,建立科学的财务制度。但短时间内,改变不了和记国际集团根本的债务利息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