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刻皇后正专注地临摹着唐伯虎的画卷,见罗启煜走进来,不由笑道:“你来瞧瞧,母后的画工可有进步。” 罗启煜看了一眼案上的牡丹图,夸赞道:“母后画工卓绝,已有赶超唐伯虎之势。”他像是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说话的时候还轻轻叹了一口气。 皇后问道:“何事值得你唉声叹气的?” 罗启煜道:“昨日儿臣在外头听百姓们议论父皇,虽不是十分难听的话语,然而到底还是有些错怪父皇的。” 皇后好奇道:“你倒是说来听听。” “自祖父那一朝开始,凡武将都需经历二十场以上的战役且不败,方可晋升为将军。从兵卒到副将期间,但凡有军功者,皆可以按军功行赏。然而这期间虽无需经历二十场战役,却也非仅凭几次排兵布阵就可以升至副将的。” “朝堂上的事母后虽不懂,但你父皇这一朝向来都是遵照先皇的旨意论功行赏的,从来就没有偏私过谁。” 罗启煜点了点头道:“但百姓们并不这样想,沈将军家的大公子如今已是到了上战场的年纪,却依旧不曾入伍。他虽是文武双全,但沈家到底还是将军世家,将来他终究是要从武弃文的。谭府的两位公子都是十三岁入伍为伍长,相府的大公子十四岁入伍为夫长,然而沈公子如今十八岁还不曾入伍,百姓们都在猜测父皇是预备让他继承沈将军的衣钵了。” “荒唐,真是荒唐,将军身系国脉,若非身经百战,陛下岂会贸然晋封将军,说这些话的人也不动用脑子想一想。” 罗启煜道:“也不怪百姓们这般认为,诚如母后所言,将军身系国脉,百姓们也是害怕父皇过于爱重沈将军一家,因而做出冲动之举。” 皇后有些担忧地拧了拧眉,又听罗启煜道:“这件事虽是国事,但是儿臣去同父皇说到底不妥,为避免落人口实,还是由母后去说比较好。” “这件事,本宫会找机会同你父皇说的。”皇后点了点头道。 由皇后去说有两个好处,一则帝后伉俪情深,皇后的话皇帝向来十分爱听,她的建议皇帝必然也会慎重考虑的。二则皇后爱重罗启煜,必然不会道出这件事乃是从罗启煜口中得知的,那么也就避免了皇帝的对他的猜忌,和旁人的话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