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所有人都知道那是一把魔刀,其不同于普通兵器的构造足以吸引世间强者为之疯狂。 然而在青龙国建立之前,这片大陆上就已经流传魔刀千刃的传说,直到来自清风谷的首席第一次展现出魔刀的魅力,才让魔刀千刃第一次进入大家的视野,掀起千层波浪的魔刀千刃让人感觉到传说都是真的。 魔刀千刃没有固定的形态,由千块碎片组成的刀身,在使用者的操作下能够以各种极其刁钻的角度发动攻击,时而为刀、时而为剑,又能变化成百米长的武器杀敌远近无敌。 只要是有点能量的人都知道放置魔刀千刃的位置,却没人敢去染指。 除了拿着魔刀千刃的人意味着彻底放弃了防守只有进攻一条路子外,说到底还是与魔刀千刃的另一个传说有关。 曾经与他争夺最强之位如今却是好友的晏淮南,宋敬言不担心他的布置。 这么些年来,虽说宋敬言一直以闭关悟剑为主,每一次出关见到的晏城都是一个崭新的晏城。 少去了往日的争夺与血腥,多了一份其乐融融,这样的变化与晏淮南密不可分。 唯一让他担心的,是曾经拔出魔刀千刃的少年,是不是回到了清风谷成为最大的变数。 此时晏淮南手里能够动用的力量已经分散到青龙国各地,仅仅是为了提防清风谷的那位首席就打乱他的部署,既不划算,也会增加下一步计划的变数。否则晏淮南也不会让一个不属于青龙国还曾在柘州沧海城搅风兴雨的肖恩,作为清风谷的明面棋子。 宋敬言请缨前往清风谷就是为了弥补这一变数,一定要将清风谷纳入青龙国的管辖之下,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然清风谷位于青龙国境内,就不允许他有二心,在这一点上宋敬言与晏淮南想法是一样的。 听到晏淮南说魔刀千刃曾登上福禄斋的拍卖会,顿时松了口气,自从拔出魔刀千刃,那位清风谷首席从此便刀不离手。 如今魔刀千刃被福禄斋拍卖,也就意味着那位首席出现意外。 “敬言不用太在意,这也是我青龙国的损失。”晏淮南看出宋敬言的惜才之心,人生在世世事无常。 “我只是有些可惜他罢了。” 宋敬言叹了口气。 这样的人才出自清风谷,却不能为国所用,这令他很是惋惜。 晏淮南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份卷轴放在桌上,示意宋敬言打开。 卷轴上面写满密密麻麻的名字,记录着青龙国各大家族及其实力范围,与晏淮南交于肖恩的那份卷轴大同小异。 不同的是,肖恩的那份少了许多细节。 在宋敬言手上,还留有许多潦草的小字,宋敬言一看便知是出自晏淮南之手。 查漏补缺,对于宋敬言,晏淮南并没有要隐瞒的东西。 这样机密的文件,大大方方的给宋敬言查看。 换了三碟小菜,半箱子酒,晏淮南还打算再来一份泡椒凤爪时。 埋头修改的宋敬言抬起头来,抢过晏淮南手里的酒瓶,一口闷下,说: “计划不错,看来你身边有个不错的军师,无论是大致走向还是小细节,在安排上我挑不出毛病来,可是......” 听到宋敬言夸自己的军师,晏淮南满脸的笑意。 以武为尊的国度,要找一个擅长经营的人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晏淮南可以大声宣布青龙国之大,人才何其多。 可人才也是分种类的,青龙国出的大多都是有武学天赋的人才,唯独少了内政方面的。 好不容易碰上一个,还是他的得力助手,晏淮南也想在老友面前好好的显摆一下。 “可是什么?” 晏淮南不认为卷轴上的计划有什么不妥之处,花费七年时间制定出来的计划,经过无数次的修补与整改,最终完成了宋敬言手上的这份。 “分割瓦解那些附趾之蛆的大家族,我同意上边说的雷霆手段。毕竟长痛不如短痛,一次性解决他们虽然会带来短时间的动荡,不过扫清了未来发展的障碍,将整个国家的权利集中到一点上......” 宋敬言说的晏淮南很赞同。 虽然晏淮南以王道之路成为了青龙国的主宰,可他的命令也不过在这崃州具有效果,出了崃州,无论多好的政令多么符合青龙国国情的政策都会被当地的家族改的面目全非。 要不是因为忍受不了那些明面一套暗里一套的大家族,晏淮南也不会仍由肖恩在柘州乱搞,更加不会在福禄街上对肖恩手下留情。 他希望肖恩的出现能够为一潭死水的青龙国带来一些活力,多多少少改变现状。 “可是敬言啊,我听你说了这么多,也没觉得计划有什么毛病,最多是你和军师在某些细节上观点不一致罢了,并不影响大局。” “当然,你硬要我鸡蛋挑骨头的话,我也没办法。唯独就有一点......我并不认同你找一个不知底细的人去完成清风谷的事情,按照上面的记录,你把这份卷轴的复印件也给了他一份。” “你说的是肖恩?” “没错。” 宋敬言点点头,看着自己才看了一会儿计划,地上又多了半箱酒瓶。 真像让晏淮南快点离开,少喝点他的珍藏啊。 “肖恩他怎么了?虽然他行事没办法预测,可我相信他答应我的事一定会做到的。” 晏淮南相信他看人的直觉。 从福禄街到二层楼,俩人接触时间尚短,晏淮南宁愿借用肖恩的力量,也不愿重用出自大家族的子弟。 这是他的直觉,没有道理可言。 “其实我也不是很了解他,不过我的宾客对他的评价可不怎么好。” 宋敬言如是说道。 “你的宾客?” ······ 如同抚摸情人的手,埃尔文温柔地抚摸着手中的大剑,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已经过去很久了。 自从休埝不见踪迹后,蜜雪常常将自己关在屋里不知在捣鼓什么,菲尔坦托佛倒是热心肠,来到宋府不到半日,几乎与宋府上上下下的人都打过交道了。 特别是宋敬言接回一双儿女后,菲尔坦托佛就成了小虎儿的陪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