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三人刚刚离开,荀彧脸上的笑意瞬间便荡然无存,如同荀攸的那张面瘫脸一般,同时双目微眯,盯着司马懿离去的方向,暗含杀意。 “奉孝,你待如何处理他?” 郭嘉倒是想不到一向温文尔雅的荀彧竟然有这样的一面,打趣道:“文若,你可是君子啊,怎的也如我一般动不动就要杀人了?” 荀彧仍是一脸肃穆,摇摇头道:“奉孝,你可知当初我为何要选择出仕孟德?” 郭嘉收起了笑意,摇了摇头。 荀彧眼中充满了追忆,向着外面走去,边走边道:“说来,你可能不信,我最初是打算去投靠袁本初的。当时我认为能匡扶天下者,定是那袁本初。加之奉孝也在彼处,我也相信奉孝的选择。可...... 当我听说敢于以一己之力追击董卓的孟德之时,我改变了选择。 我弃袁绍而投孟德,那是因为在万古长夜当中,哪怕是一盏微弱的光芒也会让你身不由己地追随这光芒,至死方休! 而孟德就是这光芒! 我相信,我能和孟德并肩走下去,走完这条中兴大汉的大道! 所以,我不容许任何人,破坏这条大道! 谁都不行!” 郭嘉看向荀彧离去的背影,心中微微一叹,有些低沉。 他低估了荀彧的执着。 荀彧看似是在和自己解释他对司马懿产生杀意的原因,但又何尝不是在警告自己? 曹操以后会怎么想,他不知道。 但再这样下去,他和荀彧之间的关系,早晚会破裂,甚至会是个你死我活的局面。 而且,那日的许都血夜,自从帝党对曹操的家人动手的时候,曹操就已经对宫里的那位产生了极大的芥蒂,也对自己将来将权柄归还天子后曹家的安危,第一次产生了忧虑。 若是再这般下去,荀彧早晚会重蹈原史的覆辙,被曹操赐死!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等,这是对大臣的最高礼遇)。荀彧认为:“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因此“心不能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