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归许-《三国之天生鬼才郭奉孝》
第(2/3)页
天子刘协率百官,出城迎接。
曹操下马,叩拜刘协,上演了一出君臣相知的和谐戏码。
事实上,曹操在官渡大获全胜,最失落的人是天子刘协。他本指望着让袁绍惨胜曹操,然后他以大汉天子之名站出来,力挽狂澜!
他希望袁绍胜,却不想曹操输。曹操活着,才可以制衡袁绍,而惨胜之后的袁绍,也必将元气大伤,到时候刘协就可以趁着袁绍无力继续南下征伐的空隙,发展自己的势力,再击败二人,顺理成章的将两人手中权力收回。只可惜,刘协的计划一步步落空。
曹操在官渡之战初期就屡次挫败袁绍,逼得刘协不得不在许都闹出点事情,压一压曹操的优势,哪知袁绍如此不堪一击,被曹操屡屡挫败,最后还死在曹操手中。
刘协的小算盘到头来,只是竹篮打水,成一场空!
袁绍,不足与谋!
这也是刘协心中最强烈的感受。
想你袁绍,坐拥三州,麾下雄兵数十万,钱粮广盛,人口众多,结果却被曹操打得几乎全军覆没,人连自己的性命都交代在曹操手上。
这种人,和废物有甚差别?
不过,哪怕经历了许都血夜,刘协也不可能就此罢休。不过,帝党的实力遭受了重创,哪怕曹操不在许都,他也没有斗过曹操,更何况曹操即将归来。
刘协必须韬光养晦,暂时示弱。
所以在迎接曹操还许之前,他已下诏,加封曹操为太傅之阶。
曹操本已官拜司空,属三公之列。而太傅,则在三公之上,负责执掌以善劝道天子职责,无日常事务。据著作记载始于西周,最初由周公旦担任太傅,刘协之意,是再次劝告曹操,不要动什么篡位的心思,你是臣,希望你能和周公那样,将来能将政权归还于我。
天子下诏,按照规矩,曹操需三次请辞,而后才可以正式接受。
但这个太傅的名头,已经十拿九稳。对曹操而言,太傅不太傅无所谓,关键是这个面子问题。
后世人常说,曹操喜欢翘尾巴。
当官渡大胜之后,曹操的小尾巴,又有点想翘起来了……
入城之后,又有一番繁琐礼仪。
当晚,汉天子刘协在金銮宝殿设宴为曹操庆功,文武百官,悉数参加。刘协只露了一个面,便退场了。他心里并不舒服,为曹操庆功也是不得已为之。但要他一直陪伴,那绝不可能。
刘协退场后,酒宴的气氛,随之达到了高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