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浮出水面-《惑乱红楼》


    第(3/3)页

    虽然不如忠顺王贤王的名声,但在众大臣中,却也是人缘极佳。

    可如今一番作为下来,他如今的声望虽然更上一层,但在朝臣中的认可度,却是下降不少。

    而这次大理寺的事情也一样。

    表面上似乎权利不小,毕竟处理的人中,不发当初大权在握的。

    可同样的,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门生遍地。而如今皇帝的举动,虽然的确是证据确凿,但时间却也仓促,不能让人信服。

    因此这才需要有一个地位崇高的人坐镇。

    不可否认,因为案子的重大性,不管是谁督促,都是一种认可和莫大荣耀。

    可福兮祸相依。

    皇帝手上既是已经准备好了一应相关事由的人证物证,也就表明了他的态度。

    而且三天时间,大理寺已经将案情备案,如今他需要做的,就是将眼下的人按照大宣律例,按上相应罪名。

    这是最能证明一个人权利和地位的时候,也是最能招恨,最吸引仇恨值的时候。

    可是不管是前面国债,还是眼下十五桩案子,竟是都在他手上过问了一遍。

    这无疑就是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

    更何况,此前国债的事情,明明眼下他只要首尾,虽然这件事先前的确得罪了不少人,但左右梁子已经接下,而且利用职务,北静王妃娘家的债务,也在他“乾坤大挪移”的手法下,暂时隐藏了起来。

    而在这段时间,北静王妃娘家在京都一应房价物价大降价的情况下,也大肆收购了一番,然后再将这些东西,按照此前物价下降前的价格,在户部销了账。

    这样一来,银子赚了,债也还了,也算两全其美。

    而若是最后再收个尾,那国债这样大的功劳,晋升个亲王,根本不是问题。

    而至于那个位置......

    来日方长。

    可这些都在皇帝下命令的时候,让他心如死灰。

    他不是那些目光短浅的人。

    皇帝此举,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分明就是明升暗降。

    临终国债的功劳眼看就要落入太子手中,偏生现在分配给他的,又是比先前更得罪人的差事。

    更遑论皇帝此番事情搞得这样大,丝毫没有给他留后路的余地。

    京都几万双眼睛看着他,就等最后所有人罪名的宣判。

    不管最后事情的走向如何,既然他沾了手,那“暴戾”的名声,基本也就跑不掉了。

    这也是众人黑脸的原因。

    毕竟在众皇子中,太子一族的地位的确式微。

    甚至连从前的忠顺王都比不上。

    而对于那个位置的念想,要说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从前没有,在皇帝三番四次对他委以重任以后,在那个位置似乎近在咫尺之后,心里的欲望,也会冒出来。

    可现在皇帝在给了他们希望之后,又残忍的,硬生生将这种希望掐灭,这种求而不得的感觉,和从前忠顺王没有什么两样。

    如今放眼整个京都,乃至整个大宣的眼睛,如今可是都放在这件事上。

    皇帝的决策,显然已经断了北静王通往那个位置的道路。

    更遑论,其实众人心知肚明,皇帝此举,其实不乏敲打北静王的意思。

    屋子一时静谧下来,良久北静王脸上阴沉的神色才稍缓些许,然后朝旁边的幕僚开口。

    “此前你说的贾家的事情,如今怎么样了?”

    说话的时候眸子里面闪过一丝狠戾,北静王的脸上,,满是隐忍的残忍。

    “回禀王爷,这贾家除了一个贾侍郎,其他的根本看不得。

    这次下官不过略是小计,贾家就亲自将把柄送上门,如今人证物证算是都在,只要您吩咐,砍头也许够不上,但抄家还是可以了。”

    以下重复,三十分钟后修改。以下重复,三十分钟后修改。以下重复,三十分钟后修改。以下重复,三十分钟后修改。以下重复,三十分钟后修改。以下重复,三十分钟后修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