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朱宅的宫斗戏-《何日复东归》
            
            
            
                
    第(1/3)页
    挑拣分派完新奴,春梅命令把朱君翊和高升的辫子剪掉。
    在大清国,辫子是根活命符,按照大清律,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有辫子就是大清国百姓,没辫子就是前朝余孽,或视为番夷。
    巴达维亚的华人移民中不少自清国来的商人都是有辫子的,朱家院内的家仆、工人里也有好多留辫的,但是家奴都是主家的附属品,可没有那么多的自由。高升自是万万不肯,朱君翊却没有这些顾忌,更乐得脑后轻松,即便现在不被剪掉,他也要找机会自己剪,频频给高升打眼色,两兄弟总算开开心心、委委屈屈任由旁人剪断了发辫。
    春梅把余下的事都交给甲三,径自回了内宅。
    春梅一走,甲三仿佛变成了主子,吆五喝六,大讲了半个时辰的“朱家奴规”,眼睛总是往妮娜身上扫,说来说去,其实就几点:
    “绝对服从,不得违命。
    尊卑有序,不可逾越。
    一粥一饭,不得浪费。
    内外不同,严禁走动。
    言必华语,多言必罚。
    私相授受,不教可诛。
    椎埋狗窃,违者罚死。”
    甲三说的是华语,但是夹杂了不少奇怪的腔调方言味道,除了朱君翊、高升和妮娜听得半懂不懂之外,其他新奴一概不知所谓,你看我,我看他,个个心慌意乱、无所适从。甲三也不解释,宣布完家规之后,才由一个黑脸的家奴用土话又讲了一遍。
    朱君翊冷眼看着春梅、甲三和家奴的表现,隐隐觉得在朱家,说华语似乎是地位的象征。
    换装时,每个人都领到一身衣服,高升的是灰色粗麻长衫,一根腰带,妮娜的也是灰色粗麻长裙,只有朱君翊的是一身小号棕色土布小衣,布料穿起来不太舒服,摸起来倒是更细致一些。
    除了衣服之外,每人尚有一块木制名牌,高升的是戊四九,朱君翊的是丙一四,妮娜的就好些,却也没逃过梅兰竹菊四君子,刻着菊香。
    “不管你们以前叫什么,从今往后,牌子上的就是你们的名字。”甲三的话让高升和朱君翊大恨不已,这该死的起名法子,不是存心让人不痛快么?两兄弟一个是“死舅”(四九)一个是“要死”(一四)。
    接着,前院后宅各有人前来引领新奴,三人无暇商量,只好相视一眼,各自点头,在心里互道保重。
    巴城朱宅的面积不小,外院十七八进厢房,内宅更是碧瓦朱甍、屋脊重重。朱君翊跟着一个女婢进了前院后宅交界的中门,一个长廊接着下一个长廊,过一个跨院又是一个跨院。
    朱君翊默自死记来去的道路,根据看到的院落格局在心里揣摩着内宅完整的平面布局,然而最后还是放弃了,只能记住走过的道路——朱宅实在是太大了。
    那女婢倒是觉得十分奇怪,自道:“旁的新人进内宅不是找不到北,就是总走错路,你这小弟弟真是稀奇,不慌不乱的。”
    朱君翊牢记自己的角色,只装作听不懂,紧紧跟在身后。
    “小小年纪,长的倒是眉清目秀,这么小就被卖进来做奴婢,想是家里也是苦命的。不然,这么乖巧的模样,谁家父母舍得?”
    朱君翊心中奇怪,这女婢倒像是故意在没话找话。心里既然存了小心,自然也就不说话。
    “你今后就在这内宅里伺候主子了,有些规矩得自己多留心,好些地方是不能乱去的,有些地方是下人奴仆的禁区,稍稍不注意撞见了不该见的人和事儿,轻则遭一顿打骂,重则命就没啦!咱们都是卖断的奴契,不比那些雇佣来的下人,我们的性命,没人管的。实在不懂的地方,可以来找我,我叫兰心,是在四奶奶身边听差的。”女婢满脸善意的提醒道。
    朱君翊灵机一动,装作拘拘儒儒的样子,抓耳挠腮、吭哧瘪肚地从嘴里蹦出一句:“姐姐……好漂亮……”
    兰心一喜,手指反指自己开心地问道:“你是在夸我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