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夜背古诗三百首-《何日复东归》
            
            
            
                
    第(3/3)页
    待他看清那张脸,怒火油然而生,沉声怒道:“朱大昉!你到底想怎么样?”
    朱大昉披着一身厚实的毛绒披风,正目瞪口呆地对着朱君翊发傻,搞懂朱君翊脸上的表情完全是因为自己,连忙小声解释。
    原来,朱大昉躺在床上想着即日便可实现自己行侠仗义、闯荡江湖的梦想,兴奋地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心道如果朱君翊早点谋划好一切,正可早日实施,竟再也等不及天亮。巴达维亚纬度低,炎热潮湿,有钱的华人家多会备几双唐式木屐,朱大昉心急如火,也不等穿戴好衣着,披起披风,叫醒刘丙,踏着木屐一路“噼噼啪啪”的小跑而来,等到进了房,被满房间的汗味熏得捏住鼻子,挨个找人,找到朱君翊时却发现一件奇事,正想着凑近了观察观察,不料将朱君翊吓醒。
    待朱大昉解释完来意,正想说说自己看到的稀罕事,朱君翊已经快要暴走了,哭笑不得,满腔怒火,最后全部化为一个字:“滚!”
    朱大昉抱头鼠窜地从房里仓促出逃时,刘丙尚吹着鼻涕泡站在门外放哨,他睡地正香,被小少爷从被窝里拎出来,难免有些不爽,巴巴地想着早点回去还能再困一觉。冷不丁瞧见从房里钻出一人,看着像是自己的主子,还没等请示下一步的行止,六房小少爷、最聪明的朱家二代子弟朱大昉这大孩子已经窜出四五步,急得刘丙赶紧从后面追上。
    穿过花园的小路,朱大昉还在啧啧称奇地自言自语:“到底是高人!行事就是不同,连睡觉还不忘睁着眼睛背诗!”
    刘丙奇道:“小少爷,柳家那位小哥哥背的什么诗啊?”
    朱大昉停下脚步,双手上下翻飞,竟也背出一段来:“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刘丙完全听不懂,鼓掌讨好地夸道:“这写诗的人写的好,小少爷背的也好。”
    “你懂什么?这是小南唐后主李煜写的词,说的自己身在他乡思念故土的俘虏生活,自然明净,含蓄深沉。我爹请来的那位钟老夫子怎么说来着?哦!端地是首千古名……词!”朱大昉难得有机会跟人炫耀他仅有的那点华文知识,不免说的洋洋得意,刘丙是个不懂诗的,词就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是一味地鼓掌卖好,直把小少爷夸得天上少有、地上全无。
    朱大昉想起朱君翊不过四岁半的年纪,又想起自己,竟生出一丝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叹口气道:“刘丙啊!回去咱们也不睡了!小爷我今夜要发愤图强、夜背古诗三百首!”
    察觉刘丙半天没有反应,回头一看,却见刘丙一脸抽搐、口吐白沫……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