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时,这两个家伙哆哆嗦嗦的,跪在李子霄跟前。 听完李子霄的话,吉野秀一郎抬起头,看向李子霄,看着李子霄一身貂绒大氅,不怒自威,深邃的眼眸,一副位者的气势。 吉野强行让自己身体不颤抖,开口说道:“是的,将军,我乃日本武士吉野秀一郎,愿意侍奉将军为主,弥补我犯下的罪。 “吆喝,还真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啊,而且采还不能错,能说出这么多成语,难得。不过倒也是,这个时候的日本,还不是后世。” 这个时候的倭国,依旧仰慕华夏化的,倭国一些贵族家族,华夏的各种古籍都能见到。 日本人很早接触了华夏化,特别是在唐宋时期,那时候的日本简直是个‘小华夏’。 当然,二战时期的日本武士道精神,并不是真正的日本武士道精神。 真正的日本武士道精神,和华夏儒家精神差不多,只不过他们讲究的是:名,忠,勇,义,礼,诚,克,仁。 这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与国儒家的根本性不同。 可以看得出,日本武士道是将忠勇,放在最前面的,而华夏儒家反而放在后位。 甚至于,这个时期的倭国武士,对于大明的富饶,一直都是非常羡慕的,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到大明东南沿海劫掠。 日本这个民族,有其劣根性,但也有其可贵性。 他们战斗起来悍不畏死,是因为他们崇尚忠勇之士。 君不君,(是指君暴虐无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尽臣道),尽忠是绝对的价值。 同时,日本武士将自己的名誉,视为自己的生命好重要,更是排在首位。 可以说,在这个时代,如果得到一个真正日本武士的效忠,那绝对是最好的狗腿子,凶残,而又忠心。 正好我手下缺少像你这样的忠勇之士,跟着本将军,未来我给你重返日本,重建你吉野家族的机会。” 其实李子霄此时真正在心里,是这样想的:正好老子需要一条听话,而凶残的疯狗,可以为我处理很多脏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