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到时候,我也相信吴大人定然会履约的,所以你的提议,我完全同意。” “李大人,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吴三桂听完李子霄的话后,心里也是一阵感动。 确实,李子霄这个决定,打动了吴三桂,一般人岂敢将几十万两银子的交易,随随便便相信对方的‘打白条’。 其实,这个时候,李子霄在内心里,可完全不是像吴三桂想的那样。 李子霄可不是真的相信洪承畴和吴三桂,对鞑子这一战会获胜,那完全是李子霄的敷衍之语。 李子霄之所以,答应吴三桂的许诺,是因为李子霄知道,就算洪承畴在松锦这一战惨败,吴三桂的关宁军也不会损失太大。 甚至于吴三桂的宁远城,正常情况下也不会丢掉,鞑子这次瞄准的主要是锦州,松山,杏山和塔山几城而已。 鞑子想一口气夺下宁远城,还是有些难度的。 所以说,李子霄基本上可以肯定,松锦之战哪怕是明军惨败,对吴三桂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正是因为如此,李子霄才会如此爽快的答应下来吴三桂的许诺。 到时候,李子霄也不担心吴三桂敢失言,吴三桂还不是傻到作死,得罪此时的李子霄。 “我此行来觉华岛的目的,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不日我便会返回耽罗岛。 希望吴三桂回去替我转告洪总督,在松锦对战鞑子时,一定不要太过犹豫谨慎,小心提防鞑子骑兵的伏击,以及他们偷袭你们的粮草。 还是那句话,只要你们能在松锦一带和鞑子真正交手,我可以在辽南等地展开进攻,或许可以为你们分担部分压力。” 李子霄在吴三桂将要离开的时候,对其认真的说道。 “李大人放心,你的话我一定转告洪总督。”吴三桂说道。 李子霄说这番话,无非就是想先给洪承畴提个醒,省的他再重蹈历史的覆辙。 李子霄也不知道,自己的警告,洪承畴到底会不会听,尽人事听天命吧,李子霄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看他们自己的表现了。 吴三桂在觉华岛上到了三天时间,便启程返回了宁远,那里的战事越打越大,吴三桂不可能多待。 李子霄也在觉华岛待了一周的时间,不仅向洪承畴卖出了大量的火炮和火铳,也让他如愿以偿的,和吴三桂达成了火炮、火铳换马匹的交易。 可以说,李子霄对于自己这一趟的觉华岛之行,还是非常满意的,目的算是全部达到了。 随即,李子霄便由陆远的第一舰队护送,返回耽罗岛。 李子霄返回耽罗岛之后,下令岛上的将士继续加强训练,时刻保证战备。 同时,李子霄更是派人时刻注意辽东的局势,三天后就让陆远将剩下的一批火炮和火铳,运送到觉华岛。 李子霄非常希望,洪承畴在获取了这批火炮火铳之后,能够在辽东和鞑子好好过过招,不要那么早就败下阵来。 时间一直到了五月初,李子霄突然得到消息,洪承畴在获取了李子霄的火炮和火铳之后,终于敢于出击。 洪承畴利用手里火炮和火铳的优势,在杏山和松山之间,给予鞑子重创,打破了之前双方在这里的胶着局面。 “哈哈,好啊,洪承畴还是很有能力的,这次也不枉我去给他们送了一份大礼。” 李子霄在得到洪承畴在辽东的战事汇报后,也是笑着说道。 原本这个时候,洪承畴大可以趁胜前进,将自己手里十三万大军推进到锦州一线,那时候将大大压缩鞑子迂回空间。 甚至这个时候,洪承畴完成可以指挥手下明军主力,和鞑子进行决战,这将是非常有利明军的时机。 可惜,洪承畴还是太谨慎了,依旧采取稳扎稳打的办法,慢慢朝着锦州突进,浪费了最宝贵的时间。 也给了鞑子缓过气来的时间,白白放走了大好的进攻机会。 “哎,我之前的警告,看样子洪承畴全都当成了耳旁风啊! 可惜,大好的反攻机会丢失了,洪承畴还是太谨慎,这下子缓过气来的鞑子,该加大他们的攻势了。 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接下来松锦前线的战斗,将会变得更加的激烈,洪承畴和皇太极的全面交战该到了。 这样一来,我们的时机也就到了。” 李子霄在得知洪承畴的行动后,失望的叹息说道,同时也知道,差不多快要轮到他们行动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