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可鞑子不一样,鞑子总共才只有几万八旗精锐,汉蒙八旗也算一起,全加起来也不过十几万。 他们承担不了一场决战的惨败,所以,伊尔根觉罗多罗绝不允许后院起火,干扰到前线的战事。 所以这一次,伊尔根觉罗多罗在收到镇江失陷的消息后,便立即点兵出发。 正黄旗属下五旗,伊尔根觉罗多罗有一个直属的骑兵营,从正黄旗下满蒙每牛录下,抽马甲二十人,汉军四十。 伊尔根觉罗多罗率其麾下,满汉蒙共一千骑前往镇江,每五十马甲由一个低级军官分得拔什库率领。 而每名马甲,又各带三名阿哈,“阿哈”即奴隶。 鞑子多年来夺取辽东之地,多次侵入辽西,攻入关内,掳掠汉人无数,那些汉人最后基本上,都成了汉军旗旗军或者包衣。 包衣没有人身自由,就是满人的奴隶,他们被迫从事各种劳动。 自皇太极称帝后,原来每牛录三百壮丁,改为了二百壮丁。 每次出兵,一个牛录却也仅有几十人可出战,这些才是真正精锐的鞑子。 鞑子为了弥补兵力不足,往往出战的鞑子旗军,又会携带不少包衣阿哈,协助作战,或是帮忙看押俘虏,运送粮草、战利品等。 这次,伊尔根觉罗多罗就带着自己手下的一千骑,那些鞑子马甲却又带去了三千阿哈。 虽说那些阿哈是包衣奴才,可能带出来的都是比较强壮者,并且还都有武器,皆有马。 四千多人的队伍,全都是骑马的,伊尔根觉罗多罗骑在马上回头往后看,看到自己率领的长长骑队,他心里稍微有些安心。 四千余骑,这已经是一支强大的兵马了,他相信能通过海上登陆的明军,不可能会很多的。 “全军再加快点速度!” 伊尔根觉罗多罗对着队伍大声喊了一声。 此时,在这支鞑子队伍中,一个中年汉子老袁,正骑着马和另两位阿哈,跟着自己主子的后面奔驰。 而像老袁这样的包衣啊哈,这支队伍中足足有三千人。 老袁是鞑子马甲的一个包衣阿哈,但他早年前其实只不过是个辽东的汉民。 大明朝廷丢失了辽东,也把他们这些子民,遗弃在了辽东。 老袁有家有口,上有年迈父母,下有妻子和两子三女,他无处可走,最后全家都成了一个鞑子马甲的奴才。 李子霄对两人点点头,他们便重新退回去,李子霄继续说道:“第二步,水军协助陆军,同时在鸭绿江东西两岸登陆。 分别夺取朝鲜境内的铁山和义州两城,以及鸭绿江西岸的镇江城。 夺取铁山和义州的任务,交给周大柱,至于夺取镇江,则交给罗超所部,你们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三城。 夺取三城之后,你们不用急着继续出兵,先在三城修建堡垒,将这里打造成我们进兵鞑子腹地的桥头堡。” “是,属下遵命!”罗超和周大柱一起站出来,接令道。 李子霄的用意其实已经很明显了,东江镇的位置,本就及其重要。 东江镇可不是金州,一旦李子霄重新占领东江镇,不仅能够切断鞑子进入朝鲜最佳的通道。 同时,也可以以此为根据地,朝着鞑子腹地深处进攻。 所以,李子霄才会命令罗超和周大柱,夺取鸭绿江两岸的镇江、义州和铁山三城,建立三座堡垒。 “自今日起,除了第三舰队继续留守耽罗岛之外第二舰队移驻皮岛,第一舰队移驻须弥岛。 你们以皮岛、身弥岛为基地,配合陆军各部,顺利攻取镇江、义州、铁山三城,并配合镇守三城。”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