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今年,东宫要在东南全面铺开升级纺车,皇帝自然要大开便利。 韦玄福是韦家的人,来敬业是来遂的叔父,至于贾敦实,他是孝敬皇帝李弘时的太子右庶子。 后来李弘病故,贾敦实调任怀州刺史,润州刺史,现在到杭州刺史,多少是为了让他养病的。 …… 李绚目光从李显身上抽离,前一位越州都督段宝玄,如今任大理寺卿,现在的袁嘉祚又调任洛州长史。 来敬业,如今从杭州刺史,调任越州都督,下一步调回朝中,恐怕也是类似的要害位置。 雍州长史,洛州长史,甚至可以说是天下刺史之最,位置还要在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和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之上。 来家,如今再度在朝中站稳了脚跟。 来遂去年从兵部员外郎,调任幽州刺史府司马,去年增援定州,也算是初立功勋。 一切总算踏上了正轨。 就在这时,李绚突然听到李显念到了逻些道三个字,赶紧认真起来。 “……命户部侍郎王德真,检校逻些道行军副总管,跟随大军,进入吐蕃,辅理军民……” “……命右武卫麹崇裕,检校逻些道行军副总管,坐镇昌州,调运粮草……” 王德真,麹崇裕全部拱手站出,然后俯身领命。 大多数人并没有在意,但少数人却忍不住的皱起了眉头。 他们知晓,王德真是李绚叔父欧阳通的好友,麹崇裕,更是李绚侧妃麹豆儿的父亲。 虽然是户部侍郎王德真在前线控制住了粮草调动,但这样两个人都在李绚身边,真的好吗? 就在这个时候,李显继续开口:“……授左卫将军王孝杰云麾将军,调长安听任。” 李绚赶紧站出,拱手:“臣,逻些道行军总管李绚领旨谢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孝杰调回长安? 众人有些发懵,都知道王孝杰是李绚麾下第一战将,怎么说调回就调回了。 李显继续开口:“……擢左金吾卫郎将崔鼎,为左金吾卫中郎将……” 众人立刻明白,这里用崔鼎,加麹崇裕,加王德真,换王孝杰回京。 “……授右金吾卫将军曹怀舜金乡县伯,调单于都督府听令……” 一系列的人事调动,随着李显的宣旨逐次展开。 再没有人多关注麹崇裕和王德真的事情了,因为所有人都明白,今年整个大唐,最重要的两件事情。 突厥和吐蕃大战。 皇帝现在做的所有一切调整,都是为了今年的大战做准备。 没有谁敢轻忽。 …… 许久之后,李显手里的圣旨才渐次读完。 拿起最后一份,李显看了一眼,嘴角轻轻一笑,开口念道:“东宫编修《切韵》,与国有利,今赐汾阴县候薛元超金紫光禄大夫之职,赐太子詹事姚令璋吴兴县男之爵,授太子少詹事李绚弘文馆学士职,授太子率更令苏良嗣……” 一位位东宫内臣从队列之中走出,然后沉沉俯身在地。 四下群臣看到这一幕,心中明白,李显的太子之位从这一刻彻底坐稳。 自从调露元年八月被封太子至今,李显现在终于彻底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而帮助李显坐稳东宫之位的诸臣,也开始稍加官爵,以示奖赏。 李显手里的圣旨还在继续:“授同仁县尉贺知章……”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