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若不如此,那么便只有移风易俗之途了。”李绚轻叹一声,皇帝还是狠不下心来。 “你说说。”李治抬头,目光重新落在李绚身上。 “首先,要在突厥树立新的旗帜,新的象征。”李绚拱手。 “阿史那·泥熟匐,你提过的。”李治点点头,当初放阿史那·泥熟匐回草原,本身就不是为了针对这一次草原暴乱的,他如今还被人软禁着,在这件事情中能起的作用不大。 “让他将王庭迁移到单于都护府东北,筑城,与单于都护府平行,然后穿华服,说汉文,行奏章,以唐制治理突厥,则突厥内乱频生,不几年,便冲突频频。”李绚拱手,一条计策已经献上。 “这是当年赵德言乱突厥故计,最后导致突厥大乱,之后,卫国公悍然出兵,颉利大败,被俘长安。”稍微停顿,李治说道:“自那之后,草原纳入大唐版图,虽然在行唐制,但不过流于表面,突厥人已经在用突厥之法治理草原,如今却要彻底行唐制。” “不只如此,我大唐历来有规矩,南官北任,北官南任,但历来少有突厥人到南方任职经历,臣觉得可以变变……不说一定江南富庶之地,但岭南,交趾,甚至逻些,也都是可以的。”李绚这一策就是安抚聪明人的计策,一视同仁。 李治缓缓点头,李绚的计策的确有一定道理。 “此事,朕会朝中书省好好商量的。”李治松了口气,笑着说道:“难得你想这么多了,对了,关于朝事,你还有什么补充的没有。” “朝中之事,陛下和诸位宰相处理的都极为妥当,臣唯一能够略微提及的,就是江南的纺机之事。”李绚再度躬身。 李治认真起来,点头说道:“你说。” “是蚕丝。”李绚拱手,说道:“今岁,纺机的确能够带来布匹大量生产,但所增其实有限,因为这些不过是将往年积攒的蚕丝消化掉而已,一旦蚕丝用尽,则无数纺机也只能停产。” “你的意思是说,得加大蚕丝产量。”李治缓慢的点头。 他必须承认,这一点他的确疏忽了。 “是的,陛下。”李绚诚恳的点头,说道:“今年尚可,没有影响,但到了明年,一旦纺机无节制扩大,则蚕丝必定跟随不上,所以诸事还需要控制。” 皇帝微微颔首,目光微闭,已经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后,李治抬头,看向侧畔,说道:“此事记录,叫中书省。” “喏!”一名舍人站了起来,拱手然后又坐下,继续记录。 李治稍微松了口气,问道:“还有什么没有。” “没有了,陛下。”李绚沉沉的躬身,他今日主动说的,已经全部都说完了。 “好。”皇帝抬头,笑笑说道:“说说东宫吧,三郎的确被你们教导的很好,那么你觉得,在如今的情况之下,三郎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李绚稍微诧异,随即思索,但立刻,他的呼吸就沉重了下来,仿佛想到了什么极为重要,又特别敏感的事情。 皇帝没在意的靠后,摆摆手笑道:“你说,三郎还缺什么?” “杀人。”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