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好在太子处置妥当,并没有让局面更闹起来,这才局面好些。 对于这种人,一般人也不愿意和他们靠的太近,但他们终究还是有可用之处。 刘仁轨缓缓的点头,然后又看向李绚,皱眉问道:“那么裴炎之事呢,你怎么会想到推裴炎为尚书左仆射,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不可言明之事?” 本来门下省有三位宰相就不正常,如此,裴炎调离,从崔知温和王德真之间,选一个任侍中,另一个守黄门侍郎,最后再进一个黄门侍郎,如此门下省就平衡了起来。 不过刘仁轨有治水行台之责,所以找个理由就离开了。 旋即,他就敏锐的意识到其中的好处。 “明年封禅之后,由太子提出。”刘仁轨看向李绚,直接说道:“所以你们都认为陛下应该是度不过明年封禅这一关了,所以,太子继位,太子以皇帝之令,任裴炎为左相,对内以诸相抗衡裴相,对外以裴相抗衡天后,好算盘啊!” 李绚这是将裴炎单独推了出来,而以裴炎的性格,强势之下,诸相不满,寻求外援,自然是太子最佳。 崔知温一下子彻底明白了过来。 …… 裴炎想做左相,政事堂诸相赞同,甚至太子也不会反对,那么就是武后和皇帝的决定了。 李绚躬身,沉默不语。 崔知温沉默了下来,他知道,李绚说的没错。 “看来,下官得对家人多加管束了。”抬起头,崔知温看向李绚:“那么鄭家子弟呢,在王爷眼里,郑家子弟如何?” 推裴炎任尚书左仆射,李绚话刚说出口,崔知温就满脸的难以置信。 因为武后给不了裴炎想要的东西,裴炎已经是大唐左相了,再往上已经是天花板了。 “王爷果然好本事。”崔知温看着李绚,满是感慨的摇摇头。 虽然这几年,崔家的管教从来没有松懈过,但自从崔知温升任宰相之后,崔家人的心气虽散了。 那时,裴炎虽然依旧压在崔知温的头上,但他对他的压制已不是直接上下级的那么窒息。 李绚停顿片刻,然后在刘仁轨旁边正坐下来,然后才开口道:“裴相性格强硬,陛下在长安时,裴相也曾多次顶撞陛下,这一年太子监国,裴相在中枢,和薛相也多有争执,好在有岳翁在,中枢这才安定,朝野运转有序。” “但,”李绚抬头看向刘仁轨,神色肃然道:“光是孙婿听到的事情,便知道裴相这个人,权欲极重,尚书省无人,中书省薛相又压不住他,索性便让他去做这个尚书左仆射。” 那样,他们也就没必要来洛阳了。 如今在门下省,隐隐间已经形成了崔知温和王德真两人联手,抗衡裴炎的局面。 裴炎离开门下省,那么自然门下侍中就彻底的空缺了出来。 李绚重新拿起茶壶,给刘仁轨倒了一杯,然后才在旁边站立说道:“郑家做事,太过阴诡,不是君子之道,也不是为臣之道,郑家人可用,但不可重用,想必陛下和先帝那里都心中有数。” 李绚突然沉沉的叹了一声,说道:“崔相和薛相也是共事多年,以崔相来看,若是两人相争,薛相和裴炎争这尚书左仆射,究竟谁能胜?” 刘仁轨侧过身,轻叹一声,说道:“郑家人运气不好,大局如此。” “会的。”李绚点点头,看向崔知温:“若裴相为左相,东宫有事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