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种事情,他做的也不在少数,每逢正旦大朝,朝会宴席,他都有敬酒群臣。 看着李显从朝中几位宰相,到尚书,侍郎,诸位刺史,一个个敬酒下去,李治满意的点点头。 他的目光看向了殿外,殿外一样的灯火通明。 李旦坐在一侧,目光微微黯淡。 因为在往常,敬酒群臣,一般太子负责殿内,李旦负责殿外。 今日,皇帝彻底不用他了。 而如今,殿内殿外的,尤以朝中刺史为多,李显这一敬酒,所有的刺史便已经全部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太子继承皇位,任何人都不准再有其他的心思。 再加上之前临淄郡王的事情,皇帝的态度已经清晰无比。 …… 殿中的声音逐渐的安静了下来,殿外的声音在逐渐的响起。 李显已经到了殿外。 李治轻叹一声,目光扫向群臣,最后落在了李绚身上,开口道:“彭王!” “臣在!”李绚立刻站了起来。 李治点点头,说道:“你历来文思飞扬,今日难得大节,与朕赋诗一首,以示庆贺。” “臣领旨。”李绚赶紧拱手。 殿中群臣的目光已经落在了李绚的身上。 哪怕是没有杨炯,卢照邻,杜审言这样的诗道好手,但欧阳通,岑长倩,魏玄同,薛元超等人亦都是文学大家。 李绚多年以来,向来以诗才惊艳著称,众人也想听一听,今日,他会有什么大作。 稍微沉吟,李绚缓缓的开口道:“古传腊月二十三,灶君朝天欲言事。” 群臣不由得笑笑,李绚这诗写的太平白,但也太合情合景了。 “云车风马小流连,家有杯盏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不少人忍不住的咽了咽口水,目光看向自己面前的餐盘之中。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争斗君莫闻,猪犬角秽君莫嗔。” 皇帝忍不住的笑笑,在李绚的诗句之下,平常百姓的喜乐,已经尽数展现在他的眼前。 李绚微微转身,看向李治拱手道:“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李治眼睛不由得上抬,看向殿中群臣,群臣立刻同时拱手:“陛下。” 李治笑笑,说道:“不错,此诗虽然没有往日那么惊艳,但能在短时间内便如今成型,亦是相当难得。来人,赐彭王二百金,彭王如此熟悉百姓人家,看的出来,治理地方是着实用心了。” “多谢陛下。”李绚沉沉的躬身。 李治抬头,看向殿中群臣,笑着说道:“众卿,今日还有何言所说,不妨一起说来。” “陛下!”侍御史姚崇从殿门之处走了出来,对着皇帝沉沉躬身:“臣有奏。” 李绚难以置信的看向姚崇,今日什么时候,一个御史站出来要做什么。 “讲!”皇帝并不在意,微微抬头,示意姚崇继续。 姚崇拱手,目光肃然的看向皇帝道:“臣弹劾御史大夫崔谧之侄崔济关说通贿情事。”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