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毕竟陛下老了,他疑心多一些,警惕性强一些,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儿,说不定这回朝中又要天翻地覆,天心难测。 严铿还是更倾向于后者,他实在是难以想象,在王朝还鼎盛的时候,居然会出现这样堪称以卵击石的叛乱。 “备马,我要去面见圣上!”他最终决定去确认一下。 “等等。” 在踏步上马车前,严铿顿了一顿。 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在这个时候产生了些许的警觉。 通州和兴州离京师太近了,几乎可以说是照发而夕至,万一真的有什么事情,那可就大条了。 “让守卫各城门的驻军,盯紧一点,严加看守。” “峻儿,你带上我的腰牌,今晚在三千营那里睡,密切关注京师事态,以防万一。” 严铿是后军都督府左都督,三大营的直属上司,他这句话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作为他的长子,武勋世家的下一任继承者,已经二十七岁的严峻时常在京营中混迹,留宿三千营,也不会有人说闲话。 他做这些布置,也只是以防万一而已。 毕竟一旦有乱,首先最主要的,便是掌控住军队。 应该没有什么大事,不然父亲早就已经来信提醒了。严铿想了想,更加心安了一些。 严凌虽然退居幕后,但是明朝的种种大事,却始终少不了他的身影。他总是通过自己的两个儿子,操控着朝局,让大明王朝向他理想中的方向运转。 这次严凌没有来信,想来最近应当是没有什么大事情。严铿理所当然地这么认为。 他却不知道,正是因为他们严家的存在,导致了历史出现了偏差。 在历史上,这次的谋反,人还没来得及起兵,就已经被高正的外甥王瑜举报,致使他们还没有举事,便被一网打尽,这件事情在波澜壮阔的永乐朝根本排不上号,因此严凌根本就没有在意过。 但是这一次,由于之前蒙古的频繁入寇,导致长年驻守北地的高正警惕性大大加强,虽然蒙古被打服了,但是他养成的高警惕性却没有下降,王瑜的不对劲竟然被高正看了出来,立刻被他们抓住,以至于朝廷,竟然没有得到一丝一毫的消息! 我写都不敢这么写,就因为被太子骂了几句就要换一个皇帝……还是在明初……真魔幻。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