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就尴尬了,通过微表情和心跳等数据分析,这家伙的确没说谎。 理论上也的确存在这种可能,就是厦门这个人对拉莫维奇异常了解,或者说能把住他的命门,所以很放心地就敢把大批资金转移到沙国。 问题来了,厦门想得到什么呢? “作为交易的一部分,厦门仅仅是为了你的那个传说?还有,你这个传说到底是什么?” 想了一会儿,高昂接着问道。 “这是两个问题,我一个一个来回答吧。既然是交易,肯定是我们双方都认为是等价的。我的信息是他前所未见的,而且应该也是他急需的,所以我认为这个传说值这个价;至于这个传说,那就得回溯到上世纪初了……” 现在是21世纪,上世纪初也就是1900年到1910年之间了。 就这样,在安德鲁湖之下的一个奢华密室里,一个老头子给一个虚无缥缈的人,讲了一个神秘莫测却又荒诞但是又合情合理的故事。 “这就是我的传说,你说值不值这个价?” 拉莫维奇又换了个姿势,笑眯眯地问道。 高昂没有立马接话,因为他觉得拉莫维奇的秘密远不止厦门给的那个价,甚至他可以要更多。 通过拉莫维奇刚才那番解答,高昂基本确定了一些事情: 拉莫维奇和东国国内发生的事情,关联不大。 他在沙国的研究成果,是和厦门共享的,所以说厦门能用到那些技术,也是可以解释的。 拉莫维奇在乎的是自己的生死,对于东国国内三个小毛贼的命运,可以说是一点儿都看不上的,更没有必要奔赴千万里,去杀他们灭口。 一瓶酒喝完了,高昂飘在空中,忽然有些失落。 他以为到了沙国,可以解开他很多答案。 但是结果却让他失望了,事情的进展还是那么扑朔迷离。 “非常感谢拉莫维奇先生的解答,那……我就告辞了。今晚的事情,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吧?包括那个厦门?” 拉莫维奇瞅着高昂声音传来的方向,眼神中是说不出的意味,“阁下不想让第三人知道,就不会有其他人知道,请放心。” 拉莫维奇看着那个空酒瓶,从桌上飘起,飘到墙上挂的一副合照跟前。 “琴科先生是我当年的偶像,我个人非常感谢拉莫维奇先生当年的壮举,也非常感谢你对东国的善意。” 高昂不觉得拉莫维奇是个傻子,即使他暴露了自己东国人的身份,即使被拉莫维奇猜到了些什么,他觉得拉莫维奇也不会傻傻地去纠结他的真实身份。 因为他就要死了。 如果这个实验完不成,他就真的嗝屁了。 “你是东国人?” “没错。” “看来,你不是303局的。也是,你都拥有了这样的高科技,303局也的确没资格被你看在眼里。” 拉莫维奇想当然地认为,眼前这个人能突破他的所有安保防线,甚至能隐身都是高科技的产物。 “拉莫维奇先生,如果厦门再和你联系的话……” “你是想让我告知你一声?” 没等高昂说完,拉莫维奇就知道高昂想说什么了,提前道明了他的心思。 “没错,这个人对我应该不怀好意,所以我很想知道,他到底是谁。” 拉莫维奇叹了口气,纠结地说道,“还是那句话,我答应你,就是骗你。你也知道我的情况了吧,”拉莫维奇指了指自己,“随时都有可能入土的人,你说我会不会抓住厦门的那根稻草?当然,你也可以威胁我,甚至现在就杀了我,可是我还是会说,我得保证厦门的安全,因为我和他之间的合作,关系到我个人的安危,阁下应该能理解吧?” 高昂能理解,但是心里还是有点不得劲。 万里迢迢地跑到你们沙国,还动用了那么多能量给你小弟搞搜魂,到了现在你这个当老大的却一点都不配合,拉莫维奇这样让高昂感到很难做啊。 思忖再三,高昂还是没对拉莫维奇施展搜魂这个手段。 个人主观因素是最大的原因。 就像他刚才说的,琴科先生的确是他非常喜欢的一位足球运动员。 而拉莫维奇给了他施展才华的平台,虽然结局不是太美好…… 而且拉莫维奇这个人,对于东国的确是抱有善意的,并不像其他寡头那样,动不动搞一些幺蛾子动作作死。 还能怎么办呢,走人呗。 临走前,高昂又问了一个问题: “拉莫维奇先生,你对我的身份不好奇么?我其实可以告诉你我的真实身份。” “别。” 想都没想,拉莫维奇直接摆手拒绝,“你们东国有句话‘好奇心会害死一只猫’,虽然我的东国语言不是那么流利,但是这个寓言我还是懂的。既然阁下不想以真面目见我,那我们还是保持这种神秘的关系比较好。而且我的时日不多了,我也没精力去管其他的事情,我只想活着。” 说完这些,拉莫维奇略微纠结地看着高昂的方向,好像有点难以启齿的样子。 高昂看懂了他的心思,微微一笑,说道,“拉莫维奇先生是不是还有什么话要说?” 这次,拉莫维奇终于下定了决心,好像鼓足了勇气,毅然决然地说道,“阁下的科技水平应该领先地黄星一个级别,不知道……能否治愈我的疾病?” 在门口徘徊的高昂闻言定了下来,转过头看了一眼拉莫维奇,“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拉莫维奇先生你都活了这么久,享受了这么多年的荣华富贵和滔天权势,难道还不知足么?” “我是无所谓,但是……”拉莫维奇直坐了起来,很严肃的说道,“我个人真的无关紧要,我在乎的是我那十几万族胞,我不知道没有我之后,他们会不会被清算,我们国内的情况你应该了解,我说的这些都不是危言耸听。” 拉莫维奇所说的确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胡编乱造。 当年读高中那会儿,高昂就对这个人很好奇,主要还是因为琴科先生。 他也知道这个人是个孤儿,偶然之下从前沙帝国手里获得第一块蛋糕,由此走上了寡头之路。 但是,他做的一切的确是因为他的族胞,他花费了数十亿山金,为他的族胞们搞基建,搞民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