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雨过天晴,梅萧仁已经回到相府,坐在湖心亭里沉思。 刚才她在路上向叶知问过来龙去脉,叶知说那些刺客的不会武功,并不难对付,江叡伤得重是因为寡不敌众,浑身多处中刀。 刺杀的经过看似没有破绽,但梅萧仁抓到了一个疑点。 若要行刺,派出的刺客往往越少越好,既不会闹出太大的动静,也便于逃命,派两三个懂功夫的人比派十个莽夫要管用,主使没道理铤而走险,除非派有身手的人对他而言更不稳妥。 这样的不稳妥或许是因为……容易被识破? 梅萧仁想到这儿才觉得有了一丝头绪。 顾楚钰慢步走到亭子里,看得出她在想事情,没有叨扰,默然落座。 梅萧仁回过神,见他回来了,忙问:“陛下一向不爱召见大臣,怎么突然召你进宫,难道是为了刺客的事?” “嗯。” “那陛下说什么了?”她追问。 “陛下让我发兵征讨乌珠国。” “打仗?”梅萧仁娥眉轻蹙,“可乌珠国明明是被冤枉的,就算陛下要立国威,也该分个青红皂白才是。” “案子的疑点诸多,乌珠国本来有理可说,但是刑部追使臣回来的时候,他竟然逃了。”顾楚钰倒了杯茶,饮茶后言,“如今有理说不清。” “刑部查得如何,有无眉目?” “刺客咬定自己是乌珠人,而使臣除了喊冤,别无它话。” 要与乌珠国开战……梅萧仁不禁想起了大学士的话,大学士之所以亲赴夏国,是要替楚钰稳住新夏君,因为楚钰如今有内忧,不能再有外患分心。 何况禁军喧宾夺主,应当是魏国公在背后撑腰,意味着内忧不减反增。 “萧萧,你今日出去过?” 她是正大光明地离开的丞相府,出门的事自然瞒不住,去了什么地方也该告诉他,以免他担心。 梅萧仁点头,应道:“去了醉仙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