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 秦川使用写过诸多文章,笔头已经全白,隐约有浩然之意流转的狼毫笔着墨落笔。 笔头吸饱墨水。 他先写下开篇第一句话。 轰! 刹那间,雪白的宣纸突然自焚,而狼毫笔的笔头居然燃烧起来,宣纸上的墨迹半点不留存。 “写不出来?”饶是秦川当惯了文抄公,这等怪异可怖的事,还是第一次遇见。 他立即扑灭狼毫笔笔头的火焰。 原本洁白晶莹的笔毛烧掉尖头的一部分,余下泛起焦黑的糊味。这可是浸染过浩然正气和不知多少文气的狼毫笔,虽然远远比不得体内的诛邪笔,可也是一件不同凡响的灵物。 秦川心里一阵肉疼。 此笔随他很久,且是他亲手制作,加上他对炼器初解的体悟越来越深,将来是打算将其作为自身炼道之宝的。 “看来此书因果之大,远远超乎我的预计。” 秦川停止下笔。 旁边红袖添香,为秦川研墨的清清亦被惊吓到,一脸担忧,却没有发出声,不想惊扰到公子。 她清楚,这种事自己没法出主意,说话还会干扰公子的思绪。 做好一个工具人,等公子吩咐就好了。 她在秦川身边学到很多事,其中一条便是量力而行。 无谓的忧心举措,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意义,顶多是舒缓自己的忧心,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知止而后有定。 秦川端坐书案旁,缓缓闭目,心头流淌这篇的字字句句,完整的故事轮廓呈现,场景呈现。 他耳边升起海中波涛声。 一座仙山的轮廓慢慢浮现。 是三岛之来龙,十洲之祖脉! “还是得写。” 秦川元神通达天机,道心萌动,能感应到冥冥中一道机缘朝自己而来,他很清楚知晓这是一个大机缘。 这本书一定要抄出来,其中必然有天大的机缘隐藏。 而且此书虽然故事玄奇,瑰怪壮丽,实则也是一本修炼秘籍。或许落笔成功,对此世有开道的重大意义。 再难都要写出来。 狼毫笔不能落笔,诛邪笔呢? 再试! 秦川用诛邪笔附着在狼毫上,开始落笔。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 龙飞凤舞的一个个字出现在宣纸上,这次没有自焚。秦川松一口气。但是心中有些肉疼,因为就这些字,诛邪笔存储的文气便消耗了一些。 怕是写不上几个回目,这些年积攒的文气都要消耗一空。 哪怕他现在依旧有文气源源不绝地回来,可明显赶不上书写此书文字的消耗。 只是还没等秦川继续落笔。 秦川看向宣纸,微微惊骇,因为宣纸上的字以很快的速度消失了,没有自焚,可直接墨迹隐退。 天道不许么? 他隐隐察觉到一股规则之力在抹去刚才宣纸上的文字。 他准备布道心学,本就是有打破一切,再造寰宇的气概,自然不会畏惧,只是在想如何真正把此书写出来。 在他原本的设想里,此书是分两部分。 前一部分写求道,后一部分写造反。 至于后续的续集,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九九八十一难未必要写出来,可看情况而定。 因此此书的名目,暂时也不叫西游记。 因为西游是后续的故事。 他尚未命名。 打算先写出来。 秦川定神,心想大概是理学统治九州太久,九州天道和理学产生神秘联系,对此书的内容有本能排斥。 的影响其实很大,因为可以通过话本、说书甚至戏台等多种形式,深入底层。 稗官野史,家言,往往对普罗大众都超乎想象的影响力,不逊于儒门森严的礼教。 秦川心如电闪,想到了鬼墨。 诛邪笔附着狼毫落笔写字肯定是没问题,问题是出在墨水上。 普通的墨水不行,可以用鬼墨来试试。 实在不行,请袁洪放点武圣的血?正所谓师傅有事,弟子服其劳嘛! 秦川心里想起不知跑哪去了的大徒弟。 他清楚,只要这本书的内容真正呈现在世上,后面的印刷应该就没问题了。既然天道规则之力不能抹去,自然就能继续存在。 现在要做的是如何使其留存下来。 秦川取出鬼墨,这玩意他还有一些存量。他再用青玄剑割破手指肚,以血和墨。 放血这一步,就不用清清帮忙了,研墨这一步,还是清清来。 秦川的血暂时比不上武圣的血,可也很接近了。 炽热的血气,在研墨的过程中,对清清的神魂好似一个大火炉一样释放的火气一样,弄得她香汗淋漓。 这是神感于内,体感于外。 只要经受住磨砺,对修炼是有益处的。 很快血墨混合完毕。 鬼墨和强大的武者血气本是水火不容,融合在一起,也有种水火交攻的异象,看起来有些吓人。 但也因此迸发出强大的异力。 秦川以诛邪笔附着狼毫,吸饱黑红的鬼墨,开始落笔。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 这次一气呵成,连诛邪笔消耗的文气都比此前少了大约三分之一。 果真有效! 秦川心里一喜,然后静静等待,过了好一会,宣纸上的墨迹都没消失。只是外面的天色愈发阴沉,阴风怒号,似有鬼神嚎叫一样。 这等怪象,自然吓不到秦川。 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继续写到: “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sì)、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 元会的概念落笔,秦川觉得自己的元神都有些消耗。 许多洪荒流,都喜欢用元会来形容修炼法力的深厚程度。 往往数十元会的法力,才算得有点厉害,在洪荒能当个小大佬。 秦川清楚,这是此书在消耗他的精气神,来对抗天道规则。秦川因此也和这书产生紧密的联系。 他心中有些悸动,也有些激动。 定住心神,秦川一鼓作气,继续写道:“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 日月星辰,谓之四象。 随后秦川奋笔疾书。 “感盘古开辟……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终于写到石猴出世的段落。 清清看见,公子额头竟出了细密的汗珠。 她为之心紧,愈发大气不敢喘息。 只是远远眺望桌上白纸的文字。 “公子是要写一个石猴的故事?恁地如此艰难?” 她自来见公子落笔着墨,写就文章,无不如意,还是第一次见公子如此艰难的时候。 而外面天色愈发阴沉,狂风呼号。 当真是笔落惊风雨,书成泣鬼神。 秦川随即罢笔。 他刚写到这里,有些心力不继的感觉,需要休息一下,缓一缓。 因为越写到后面,落笔越是艰难,元神消耗越大。 猴王出世这一段,竟然让他元神疲惫之感大增。 他心知这是因为自己在无形中以元神对抗此方世界的天道。也不能说是对抗,而是强行要在天道里加点东西。 的的确确是演化一道出来。 元神之道。 修心之道。 石猴出世到求仙修道这一段,实则就是一个有别于鬼仙、武圣修行的另外一道。 何况石猴更不在天地人神鬼五仙之中,超脱世外。 这已经不是故事本身的问题,而是其理念触及到了此方世界天道的核心。 第(1/3)页